构建矿乡和谐的生态圈

   日期:2020-01-06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浏览:5    评论:0    
核心提示:  座落在鱼米之乡、风景秀丽的安徽当涂县姑孰镇和太白镇境内的马钢姑山矿,为积极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构建矿

  座落在鱼米之乡、风景秀丽的安徽当涂县姑孰镇和太白镇境内的马钢姑山矿,为积极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构建矿乡和谐的生态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启动了绿色发展科技远景规划,旨在打造一个融入国家4A级李白文化园、融入省级森林大青山景区、融入春天千亩粉红色桃花、金黄色油菜花竞相盛开的万山生态园的中国矿业特色小镇。

为传承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尽责尽力

  姑孰镇是江南历史文化重镇,于三国黄武年间筑城,为六朝古都金陵门户,境内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修建于晋代的黄山塔和明代的金珠塔是镶嵌于镇内的两颗明珠;兴建于唐代的甑山禅林香火旺盛,其休闲山庄更是吸引众多游客。境内盛产水稻、油料、葡萄、西瓜、甘蔗、鱼虾、螃蟹,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古城之称。

  太白镇因唐代诗仙李白归葬地而得名,素有江南历史名乡之称。镇内李白墓园背依大青山,山上林木葱郁,文物古迹丰富,南齐著名诗人谢眺曾在山南筑室而居并修一池谢公池,终年不枯。李白葬在大青山脚下,可以说也了却了他“宅近青山同谢眺”,一心想与谢朓为异代芳邻的夙愿。大青山旅游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南齐诗人谢朓遗祠、明代琉璃瓦窑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晋大司马桓温墓等文化遗址,再加上美好乡村的加快建设,将浪漫山水风情、绿色生态风貌、李白诗歌风韵、江南水乡特色融为一体。为了保护好历史古迹,保护好生态自然风光,保护好浓郁的江南特色古城,传承好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马钢姑山矿以深化改革、转型发展需要为动力,深化平安、质量、科技、精益、人文、可持续的“六型矿山”建设,围绕“打造可持续的国内一流冶金矿业公司”愿景,以及全面融入中国宝武发展战略,于2019年启动了绿色发展科技远景《发展规划》、《生态矿区建设》等规划的调研、编制。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标准,与当地政府同步实行生态建设与管理,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长江大保护、“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和绿色矿山建设。

高起点实施矿山绿色科技发展规划

  为全面推进矿区与周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实现“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景区”,构建矿乡和谐的生态圈,马钢姑山矿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高起点系统谋划矿区铁矿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项目,着力为矿山实施绿色科技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以精矿为主导,固废建材产品规模化利用的多元化生态矿业经济体与生态矿业综合基地;打造旅型综合示范矿区、中国冶金矿山实训基地,建成国内一流冶金矿山企业;建成矿山生态开发、区域乡村振兴、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宜业、宜居、宜游”—中国矿业特色小镇。

  二是形成区域资源掌控、连片规划开采的新势态,形成与周边景区一体化生态工矿特色“宜业、宜居、宜游”示范区。

  三是建立以铁精矿为主导,固废建材产品规模化利用的矿业基地发展雏形。

  四是实现姑山矿与年陡、太白乡镇振兴和谐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建成主业发达,综合利用产业、工矿文旅业等多元化发展区域绿色生态经济体。

  五是建成矿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周期进入良性循环的绿色、智能生态矿区。

  在资源掌控方面,规划期末掌控区域资源储量5亿吨以上,展望期达到67亿t

  在产能产量方面,规划期末:原矿规模690t/a,成品矿产量300t/a,具备原矿产能800t/a,成品矿350t/a能力;

  展望期:原矿规模突破1000t/a,成品矿量420t/a以上。

  块矿品位50.5%以上;姑山精矿品位59%以上、和睦山精矿品位65.5%以上、白象山精矿品位65.2%以上、钟九精矿品位65%以上。

高水平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融合发展战略

  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力做好与周边环境和谐、与矿乡经济协调发展和谐,马钢姑山矿立足现有资源,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风景区保护及城市规划等相关政策,逐步实现区域统一联合开采。

  目前姑山矿区取水与外排量不平衡,规划期内随着姑山露转井、钟九铁矿、和睦山技改扩能项目相继建成,井下涌水量将大幅增加,规划对现有矿山和新建成矿山井下涌水、姑山尾矿坑涌水进行利用研究,用于选厂生产用水和净化后作为生活用水,提高矿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矿区青山河取水量及排水量,降低生产用水成本。

  白象山铁矿坐落于采石矶国家风景名胜区——大青山片区内,融入大青山风景区,结合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矿山工业旅游,打造白象山铁矿为3A级工业旅游区,实现矿业发展与大青山旅游文化高度融合,形成“矿业+旅游”联合发展转型发展新路线。青山河两侧的姑山铁矿、钟九铁矿、和睦山铁矿、青山尾矿库结合区域生态规划,与规划的青山河生态景观廊道协调一致,顺应生态环境修复的宏观政策背景,探索“矿业+生态”联合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白象山铁矿:以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将矿业产业融合地区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将“白象山铁矿井上及井下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规划打造一个集生态景观、工矿科普、科技互动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完善太白镇生态休闲旅游业链条。

  和睦山(龙山)铁矿+钟九铁矿:预留井下旅游火车运行轨道空间,后期建设为集井下采矿、胶带运输、地下观光火车等一起的井下矿山观光旅游项目。

  姑山铁矿:集姑山天坑改造、钟山农园、和睦山天然氧吧、幸福之路(景区生态景观廊道)等为一体,契合“青山河生态景观廊道” 工程。

  青山尾矿库:闭坑复垦,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等一起的湿地公园旅游项目。

  同时,融入太白镇‘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地、战新产业集聚地、产城融合宜居地、文旅休闲新兴地、优质建材产出地;契合年陡镇全面对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打造“千亿级生态产业园”规划;依托当涂县马鞍山市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结合太白、年陡等周边区域发展良好势头,依托矿业主业,做大做强,融入区域经济第二产业,带动和协调区域延伸产业链发展;同时,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物流业、技术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延伸,有效提升矿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马钢姑山矿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是实现区域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年陡片区镇村体系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将矿业、区域经济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既可以做大做强区域全面发展,重塑“矿业+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联合发展新格局,也可以使产业链延伸高度契合,发挥全面发展新动能。  (章利军 张红莲)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