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2年4月8日,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国际”)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成功召开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中钢国际董事长陆鹏程,董事、总经理王建,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化光林,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袁陆生,保荐代表人李世静等管理层主要成员出席此次业绩说明会,并与投资者进行实时在线交流。
会上,该公司管理层主要成员针对投资者关心的公司经营、发展、业务、技术等多方面内容,与投资者在线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
中钢国际董事长陆鹏程表示,根据国资委统一安排,中国宝武托管中钢集团,目的是化解中钢集团债务风险,托管期间中钢集团及下属企业封闭运行、单独核算、单独考核。托管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目前该公司董事长兼任宝钢工程董事长,从而宝钢工程及其下属单位成为该公司的关联方。该公司已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的日常关联交易做了新增预计,并已履行了相关审批和信息披露。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化光林在会上介绍中钢国际在冶金降碳上的技术储备,目前该公司已构建了以高炉低碳化、带式球团、高端长材轧制、直接还原铁、氢冶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资产管理与咨询为核心的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体系。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与传统烧结工艺相比,该技术在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独具优势,若高炉入炉球团比例从10%提升到50%,铁前降碳近10%。该技术已在海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该公司在直接轧制和新国标螺纹钢相关技术上已经走在前列,特别是在高速线材精轧机、减定径机组、棒材高速上钢、控轧控冷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减定径机组已经有投产业绩,最高轧制速度达到国内领先。
在高炉降碳技术方面,由该公司EPC总承包的宝武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是全球绿色低碳创新研究基地的先锋项目。从目前试验阶段来看,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是目前传统高炉降碳力度最大的工艺,有可能实现30%降碳,还大幅提升高炉能效,兼具经济性和高效率双重优势。该技术试验成功后,将形成工程化推广能力,市场前景会十分广阔。该公司已启动了全氧富氢碳循环高炉相关技术专利的申请工作。
该公司已布局直接还原铁、氢冶金低碳冶金前沿技术。该公司承建的阿尔及利亚Tosyali250万吨直接还原铁工程总承包项目和阿尔及利亚AQS250万吨直接还原铁工程总承包项目,是目前世界最高单线产能的直接还原铁生产线之一。该公司与河钢宣钢战略合作的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是基于焦炉煤气等的氢冶金示范工程。
化光林介绍,目前,国内氢冶金应用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不同于传统冶金工艺流程以焦炭和煤为还原剂,氢冶金是以氢气作为还原剂,产物是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将成为钢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
目前,该公司正在参与建设两个氢冶金示范项目——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宝钢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这两个项目对国内钢铁业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基于两个项目不同的资源禀赋,张宣高科项目使用焦炉煤气,采用的核心技术为该公司战略合作伙伴 Tenova(特诺恩)公司的 Energiron-ZR零重整技术,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减碳幅度可达60%。宝钢湛江项目作为中国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采用工业氢气、焦炉煤气、天然气三种气体,投产后对比传统铁前全流程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该公司旗下中钢安环院业务涵盖安全、环保、绿色发展、检测检验,拥有工信部认定的第一批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省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碳达峰行动方案及评估、低碳试点申报工作。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王建表示,近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地区紧张局势频现,供给扰动导致通胀上升,海外工程业务面临的挑战增大。“十四五”期间,中钢国际仍将以“保持国内领先,打造国际一流的冶金工程技术公司”为目标,利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及完备的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提升国外业务占比,实现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质的跨越。
对于中钢国际未来的发展和布局,陆鹏程指出,中钢国际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世界一流工业工程技术高科技企业。围绕“绿色化”“智慧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中钢国际立足国内、开拓海外,成为全球工业工程技术服务引领者。中钢国际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定投身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中国低碳冶金技术领军企业;以“智慧化”为支撑,争做数字化转型“排头兵”,筑牢钢铁数字化平台底座。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该公司立足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市场开拓和重点项目建设。中钢国际以“国际化”为抓手,向更高层次国际化迈进,全面提升国际经营能力。 (陈晓莉)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