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成“绿色聚宝盆”

   日期:2021-09-16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浏览:6    评论:0    
核心提示:  本报通讯员 曾莉  “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绿色聚宝盆。”这是人们对攀枝花钢城集团西渣场和巴关河渣场的真实评价。
  本报通讯员 曾莉
  “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绿色聚宝盆。”这是人们对攀枝花钢城集团西渣场和巴关河渣场的真实评价。
  近几年来,钢城集团持续发力治理渣场,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高炉渣和钢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丰收。1月~8月份,该公司投资金额为8500万元的西渣场高炉渣综合利用及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巴关河渣场翻渣坑全部完成浇渣水循环治理;新建翻渣厂房实行全封闭模式,翻渣落差由15米降至10米,扬尘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据了解,西渣场和巴关河渣场主要用于堆放攀钢的高炉渣和钢渣。于1970年建成的西渣场到1992年就被高炉渣填满,严重制约了攀钢的生产。钢城集团通过大力开展工艺研究和技术开发,将高炉渣加工成满足规范条件的建筑基材和骨料系列产品进行再利用,年加工处理高炉渣达到300万吨及以上,实现了100%综合利用。“死”渣场从此变为“活”渣场,既保证了攀钢高炉的正常生产,又成功将高炉渣“变废为宝”,同时还解决了原来堆渣造成的土地占用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生态保护的成功,依托于创新发展带来的动能转换。为持续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钢城集团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从2019年开始,陆续投资1.9亿元对渣场处理线进行环保升级改造,对污染物、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治理,全面改善渣场环境。
  未来,钢城集团将继续聚焦固废资源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环保水平本质化提升,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滕珊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