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里植入绿色基因

   日期:2021-06-10     浏览:7    评论:0    
核心提示:  本报通讯员 邹汉平  今年初以来,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制订并实施“绿色、精品、智慧”经营方针政策
  本报通讯员 邹汉平
  今年初以来,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制订并实施“绿色、精品、智慧”经营方针政策,推进绿色钢厂与城市共荣共生,在钢铁里植入绿色基因。
  打响“三大战役”
  为推动绿色生态发展,该公司打响了“三大战役”。
  蓝天保卫战。为满足国家超低排放要求,该公司增设环保设施,推进无组织排放整治,包括煤进仓、矿进棚、皮带通廊封闭、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等改造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该公司通过积极推进原料场、皮带转运站等封闭改造,在长江之滨的跨21号公路皮带通廊封闭改造,遏制了60多年的飞尘肆虐。四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等重点项目的建成,解决了硫酸铵逃逸和“烟囱雨”等环保问题。
  碧水保卫战。该公司按照废水零排放目标,推进源头节水减排工艺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推进厂区雨污分流以及焦化酚氰废水改造等工程,彻底改变了该公司60年来雨污不分流的现状,外排水质进一步改善,极大地改善了北湖地区的水体环境。3年来,该公司废水零排放重点项目顺利完成36项,废水不再直接排入母亲河。
  “清废”攻坚战。该公司按照固废不出厂的目标,把每一项资源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加大固废返生产利用,规范厂内废物贮存设施,厂外历史固废实现清零。该公司通过加快推进钢渣环保处理、转底炉等项目,固废综合利用率由重组前的96.5%提高到99.48%。该公司通过投资2.04亿元的钢渣处理中心采用全封闭、不落地排料等先进技术处理钢渣,彻底改变以往露天作业、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状况。
  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思路
  在绿色发展的旗帜下,该公司从“服务社会”和“改进生态”两个方面构建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在“服务社会”方面,该公司充分利用各类冶金炉,开展厂内危废自主消纳研究试验,推动危废协同处置。该公司试点推进了全国首例医疗污泥掺烧,经环保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研究,钢电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医疗污泥掺烧处置试验许可单位,已成功掺烧医疗污泥315吨,积极为城市解决痛点问题。在“改进生态”方面,该公司开展了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工作,新增绿地面积为49万平方米,厂区绿化率达29.02%,推出全景天际线、全厂道路系统、长江岸线和码头原料区、铁前区域环境等项目,形成一厂一景的景观布局。
  今年“6.5世界环境日”前夕,该公司开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先后特邀了青山区人大、政协和周边街道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到厂区参观。青山区八吉府街环保人员王恒在参观了管控中心后,不无感慨地说:近3年来,武钢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到处绿色掩映,鸟语花香,就像走进了公园一样。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进,以北湖地区和青山21号公路为东南半圆的襟邻带的绿色生态逐步得到改善。在北湖和工业港长江岸边,不仅绿色植被逐步扩大,而且大量飞鸟珍禽陆续回归。
  目前,该公司正在打造“一园四中心”( 生态站点红钢绿园、文化站点接待中心、智慧站点管控中心、效率站点行政中心、形象站点商务中心)核心景观带,区域整治绿化面积将达到8.3万平方米,共同组成“城市森林钢厂”绿色园区景观综合体,逐步向3A级企业靠拢。
  《中国冶金报》(2021年6月10日 08版八版)

来源:

编辑:宋玉铮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