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山钢集团济钢全国劳模姜和信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自主研发的干熄炉内窥摄像装置投入使用,该装置可对干熄炉内情况进行“体检”,具有操作简便、抗高温、不易损坏等特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装置已获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干熄炉的炉墙在生产过程中受焦炭的冲刷、烧蚀容易受损。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干熄炉内情况,确定检修周期及检修方案。姜和信创新工作室团队根据内窥摄像装置在干熄焦行业的必要性以及市场潜力情况,开展了项目研发工作。
该摄像装置探测深度可达12米,工作温度最高可达到950摄氏度,单次持续工作时间30分钟以上,由内窥摄像头、冷却管道、管道收放支架、观察及存储四部分构成。据姜和信介绍,研发团队制订了“按照装置结构分别设计研制”的工作方案,逐项进行技术攻关。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实验,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摄像头防热辐射结构,保护内窥镜头在炉内高温条件下可长时间工作;冷却管道采用先进的管路结构,提高了冷却效果,有效降低了故障率;管道收放支架创新使用了吊挂式电动支架,操作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2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该装置还内置了实时观察及数据存储功能。
据了解,该装置除了用于干熄炉的内窥检查,也适用于温度不超过800摄氏度的其他工业窑炉的内壁在线检测。 (李振清 赵磊)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28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