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以节能环保为“内核”,以绿色文化为“外延”,以工业旅游为“窗口”,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重点,建立起长效机制,构筑牢固生态屏障,用绿色擘画企业高质量发展蓝图,着力绘就碧水蓝天的现代化花园式钢城。
节能环保提标促生产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企业适应环保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汉钢公司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己任,秉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环保治理显成效,蓝天映厂区。2017年以来,汉钢公司投入近20亿元,实施公司历史上环保技改项目最多、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环保提标改造,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加速形成。先后采用烧结余热回收利用发电、煤气回收综合利用发电、中央水处理废水零排放等行业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启动了炼钢厂房三次除尘、球团烟气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等环保项目,全面实现了达标排放,还实现了高炉冶炼渣、炼钢钢渣等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水“零排放”。2019年,该公司2×265㎡烧结烟气综合治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汉钢公司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碧水蓝天成为新常态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不遗余力加强废水回收利用,绿水绕钢城。该公司以“分质供水、梯级补水、循环利用”用水为理念,一次性投资7500万元,建成投运了中央水处理系统,对生产生活废水全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一方面建立了中央水处理废水系统,采用高效反应沉淀工艺+V型滤池处理生产废水;另一方面采用CASS池工艺流程,对生活区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将收集的废水经过处理用于浇洒道路、绿化、除尘、渣处理等杂用水消耗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雨水全回收和节能环保的目标。2019年,汉钢公司在原有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水排放稳定达标的基础上,投资了480余万元,实施了万方雨水收集池项目,取得显著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水处理技改项目的投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业水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新水消耗。2020年1-6月吨钢新水耗为0.871m³/t,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
掣画十里钢城新画卷
树木苍翠,碧水蓝天,景色怡人……如今的十里钢城俨然成为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近年来,汉钢公司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打造“花园式”工厂为目标,秉承“共建、共享、共绿”的工作理念。公司现有绿化面积约合34万平方米,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汉钢特色。
绿色满钢城,花香传千里。公司建厂初期,在紧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将绿化美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投入了1700多万,聘请专业的园林绿化公司,对厂区绿化进行规划和实施。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乔木、球体、灌木、花草”相搭配的栽植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形成高矮搭配、层次分明的立体格局。2015年夏至2019年底,该公司又先后投入了近600万,对东南门花坛、生活区生态停车场、动力能源中心三角地带、设备管理中心周边等多个区域进行增绿补绿。艳阳里百花争艳,花丛中彩蝶纷飞,花朵上蜜蜂尽情采集花蜜,偶尔还能在绿化带里偶遇肥硕的野兔,有些树木上鸟雀筑起了小巢。不光是厂里职工感受到了厂区环境不断发生的新变化,许多小生灵们也在厂区里面纷纷安了家。经过9年的打造,厂区绿化美化亮化有了质的改变,绘就了一幅天蓝水碧、地绿山青、鸟语花香的生态图景。同时该公司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九批“市级园林式单位”,还荣获“2018首批最具形象绿色企业品牌”,生态汉钢实至名归。
持续推进工业旅游展形象。阳春四月,省委书记胡和平来到汉钢公司视察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工作时,参观了公司工业旅游线路,身临其境感受了环保节能、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现代化花园式钢城,他感叹道:绿色发展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直以为钢厂都是黑黢黢的,可如今置身于汉钢公司厂区,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想不到一个钢厂的环境这么漂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集钢铁之美、环保之美于一身的花园式厂区。”在汉钢公司世界环境日开放活动中,两名归来的援鄂“抗疫英雄”纷纷说道。
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业旅游示范单位、汉中市工业旅游示范企业、首批汉中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为进一步推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公司持续加强绿化美化亮化,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环境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汉钢公司将以建成国家3A级景区为新的起点,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干劲,用更高的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水平,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美丽汉钢、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赵丽)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