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俊 李巍 通讯员 张强
6月15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一行走进河钢宣钢厂区,只见厂区环境靓丽,道路两旁绿意葱茏,空旷的场地早已被绿油油的草坪覆盖,一派热闹的景象。
河钢宣钢始终视环保为企业的生命线,不断强化环保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入推进环保管理提档晋级攻坚活动,各项环保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年初以来,该公司持续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将环保管理深入到生产经营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铺就了“绿荫大道”。
同心同向促达标
“要想环保管理工作实现质的提升,必须改变固有思维和模式,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深入产线、服务产线,聚集所有环保管理的力量,持续发力补短板,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在最近召开的河钢宣钢环保工作专题会上,河钢宣钢环保中心主任刘永刚强调。按照这一工作思路,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共同献计环保精益管理。
该公司调度督查科骨干始终走在服务产线的前列。他们主动改变过去“检查、通报、考核、验收”的管理模式,下沉产线,从源头指导完善环保工艺控制、优化岗位操作、提高基层环保管控能力。5月份,他们联系指导钢轧、炼铁等产线,对关键操作中杜绝颗粒物排放超标等环保工艺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在此基础上,调度督查科骨干将过去检查督导唱“独角戏”变为阵容强大的“大合唱”,根据不同阶段环保管理的重心,有针对性地组织各产线开展专项指导检查,使环保管理成为“大家共同的事情”。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对焦化超低排放改造攻关、高炉矿槽厂房抑尘效果提升等进行全程跟踪,为环保达标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调度督查科骨干对环保检测系统的监测程序进行了优化,摒弃“列数据、做统计、摆问题”的旧模式,在做好日常关键点位排放数据监测的同时,根据排放数据控制难易程度对其进行排序,全力纠正“指标跑偏”问题。此外,他们还主动增加厂区空气质量、噪声排放等指标检测。
随着督查模式从“事后考核”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指导”,调度督查科骨干的职能延伸了,工作量也增加了,但是,通过从源头抓管理、从根本增强服务意识、从本质解决问题,厂区排放达标率达到了100%,未发生一起超标排放事故。
共奏绿色“进行曲”
今年是河钢宣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此,河钢宣钢环保中心严格把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对各项环保管理细节、环保验收标准、环保技术数据控制与收集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布置,并要求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环保标准作业,做到“完工一项、验收一项,验收一项、合格一项”,坚决杜绝返工现象出现,保证每个项目均绿色合规完成。
河钢宣钢环保中心现场管理科联合河钢宣钢物流公司、河钢宣钢技术中心、河钢宣钢计控中心等相关单位,全面跟踪督导作业环节,围绕施工过程中的抑尘降噪、垃圾存放、土方苫盖、行走路线规划等工作定标准、定制度、定措施。项目建设期间,该公司环保中心还对项目占地上的树木绿地按照“保成活、保数量、保质量”方针进行移栽,杜绝了“重施工、轻环保”现象的发生。
河钢宣钢围绕建设花园厂区,对厂区树木进行修剪保养,补栽短缺损坏的绿地;按照“全员参与、共建绿地”的思路,组织全公司党员干部义务植树;强化现场管理及禁烟工作;重点对“五室一库”(主控室、操作室、休息室、办公室、更衣室和仓库)等区域进行检查。
今年初至今,河钢宣钢共移栽乔木1107棵、灌木1.14万株,新建绿地1.1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木3.7万株,栽植草坪1500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达到57.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2%。
《中国冶金报》(2020年06月18日 02版二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