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邹汉平
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20年第一季度,武钢有限能环部按照“直击痛点、激活热点、干出亮点”的思路,“三点”齐发,对标找差,并突出效率和效益,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目标冲刺。
直击四大痛点
该部通过工作研讨会集中梳理,直击体系、指标、环保、安全等四大痛点,全面分析自身存在的主要原因或薄弱环节,瞄准先进的对标对象,综合策划对标指标。在体系方面,该部存在顶层设计、岗位设置和管理流程不够科学化的问题,致使“管”与“办”之间相互推诿的矛盾无法彻底解决,其结果就是办得不精细、管得不到位;在指标方面,2019年吨钢能源成本比宝山生产基地高3.98%,比东山生产基地高11.56%;放散率是梅山生产基地的12.2倍,自发电是宝山生产基地的81.9%,吨钢能耗比梅山生产基地高22.43元,三者之间差距明显;在环保方面,既要面对“底子薄、条件差”的不平衡问题,又要面对国家新一轮环保督察,钢铁生产的合法合规挑战成为当前的最大环保痛点;在安全方面,安全本质化水平还不高,煤气管道和电力供水设施硬件与宝山生产基地、东山生产基地差距明显,职工的安全意识非常不足,2019年的6起低级误操作事故、1起险肇事故充分暴露了职工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安全管理执行力不到位的不足和短板。针对这些短板和痛点,该部不回避、不护短,正面直击、主动出击,通过收集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将整改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体系中,在闭环和督导中全力组织对标找差,力求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鼓足团队干劲
面对四大痛点,该部采取“不回避、不护短”的方式,迅速开展工作,鼓足团队对标找差的干劲。该部组织“极致降本、对标找差”专项劳动竞赛活动,动员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职工对准吨钢综合能耗和各项成本指标开展横向和纵向的劳动竞赛活动,第一季度下发专项劳动竞赛奖励700余万元,激发了职工的指标争先热情。为了构筑安全防线,该部针对自身存在的安全管理短板及公司连续2起工亡事故,组织了全员安全反思会议,广大职工通过深入查找“自己有没有违章行为、自己的领导有没有违章指挥、所在岗位有哪些不安全要素”等环节开展自查,从思想上修补短板,在行为上纠正偏差。该部还通过“形势任务直通车”和“能源力量”等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宣传,在各个领域宣传形势、传递压力、揭示问题、树立标杆、展示亮点、激发干劲,使广大职工的视点聚焦到对标找差的劳动竞赛活动中来,形成了新的热点,凝聚了团队力量。
新建管理体系
在对标找差中,该部1月至4月份重新建立了管理体系,在“管”的领域新成立了项目组,与环保技术室和能源技术室一起代表公司履行“管”的职责;在“办”的领域成立了能源管控中心,与热力分厂和供水分厂一起履行“办”的职责,实现了管办分离。
在对标找差中,该部通过分解指标、奋力攻坚,并组织能源加工转换成本削减,使部分重点指标实现了新的突破。在节水方面,该部组织各工序制订节水减排措施46项,实施了源头节水减排、截污治理及雨污分流方案,其中新水取水量均值同比下降1424立方米/小时,生活水同比下降589立方米/小时,使公司每天少“喝”长江水3.4万多吨,为推动“长江大保护”做出了贡献;在煤气领域,该部建立了煤气质量联动预警机制,在“三流一态”协同管理下,强化“设备检修-生产运行-能源平衡”联动运作,焦炉煤气送量由1.2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提高到2.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增强了焦炉煤气系统柔性平衡能力,为1月至4月份取得自发电量超计划17.27%的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在环保方面,该部通过快速组织复工复产和合法合规环保项目推进,制订下发青山基地长江大保护行动等三大实施方案,引领城市钢厂建设,第一季度取得了二氧化硫、烟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环保指标同比下降21.4%、28.17%、24.55%和44.57%的好成绩。在安全方面,该部通过组织安全大反思、提升执行力和深层次的隐患大整改活动,顺利实现了各项安全事故为零的预期目标。
第一季度,该部通过对标找差,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和高炉煤气放散率等能源指标比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67千克标煤/吨钢、0.13吨/吨钢和0.14%,逐步缩短了青山生产基地与宝山生产基地和东山生产基地之间的差距。
《中国冶金报》(2020年06月04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