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应充分认识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钢铁产业在世界所占地位的提升潜力空间。近年在全球标准化发展中,迭代速度加快,标准与产业结合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先有标准、后有产品、再产业化的崭新趋势,应充分认识标准在未来拉动工业发展、带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张晓刚在致辞中指出,“在未来我国钢铁产业标准化工作中,钢铁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自主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还应重视标准化人才培养。”
羊维达在致辞中代表盐城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盐城市城市发展进步及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指出钢铁是盐城市主导产业之一,近年全市钢铁产业尤其是不锈钢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有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钢铁企业持续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并重视科技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盐城市钢铁产业将构建协同创新理念,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希望借助本次论坛,业内领导及专家能够分享不锈钢行业新发展理念与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科研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让更多优秀创新成果在盐城市落地转化。
钟绍良表示,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不锈钢能够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排放和实现成本最小化,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伴随世界各地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下游市场用户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为了继续挖掘潜在的不锈钢市场份额,同时有效应对可替代材料的市场竞争,我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需要走持续创新道路,在生产技术和推广应用方面应加大创新投入,以创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首届论坛的召开,各方能够携手合作、协同创新,共同为推动我国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怀世结合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态势,介绍了特钢行业生产运行情况、发展水平及现存问题。他指出,根据当前形势,应善于在疫情变化状态下发展经济、做好经营,妥善处理防疫与生产的关系。对于我国特钢行业未来发展,应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二是抓好行业规范管理;三是引导发展短流程炼钢;四是推进钢铁新材料发展。
在上午报告环节中,钢铁研究总院特钢及耐蚀合金研究部主任宋志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联盟首席顾问李新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太钢集团副总经理柴志勇,联盟理事长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杨志勇,分别分享了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双循环”格局下的中国不锈钢产业发展路径探讨、太钢如何实践构建不锈钢发展新格局、特种不锈钢及合金产品技术近期研发进展等精彩内容。
下午报告中,商务部海外工程项目评审中心专家组组长霍金海、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秘书长朱海鹰、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文南、连云港华乐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徐清、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文宇、无锡市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区域总监费贝贝、广西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副主任邓行智,先后围绕不锈钢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石油化工容器用钢简述,以德龙镍业为龙头打造响水不锈钢全产业链,高强度不锈钢屋面板应用,拥抱数智化、助力钢企新发展——中交兴路钢铁数智化探索与实践,电子交易在不锈钢行业中的应用,梧州不锈钢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主题演讲。
首届论坛邀请盐城市和响水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工业园区主管领导出席,来自太钢、宝钢德盛、鞍钢、五矿、北冶功能材料、北部湾新材料、柳钢、山东泰山钢铁、酒钢、邢钢、新兴铸管、浙江甬金、宏旺、久立特材、中兴能源装备、敬业、华乐合金、山东盛阳、罕王实业、明拓铬业、无锡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等不锈钢产业链企业,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国际镍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不锈钢分会、四川不锈钢协会、佛山不锈钢协会、兴化市不锈钢协会、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等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和国际组织的领导及专家共同参会,与会代表300余人。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