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是满足高服役性能、高安全性和低废气排放社会需求的优良汽车用钢。强度提升的同时,钢材之间的连接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电阻焊是汽车连接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中热影响区是裂纹生成和扩展的主要脆弱区,热影响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安全性。为了研究电阻点焊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关系,本文通过不同热处理方法模拟热影响区组织,相比于利用热模拟机在恒定的参数条件下模拟的组织,热处理方法可以实现热影响区组织的局部放大,对均匀单一组织进行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材料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提供的WHT1300HF热成形汽车用钢,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显微硬度测试(HV-1000)、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测试和夏比缺口冲击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对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试验内容得出如下结果:
(1)通过JMatPro软件对板材的相变点和相变过程进行理想状态下的模拟,设置试验条件得到A3、A1、Ms、Mf点的温度分别为点温度为809℃、A1温度为707℃、Ms为403℃和Mf点温度为293℃。
(2)Q&P处理后的组织由大量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析出碳化物和铁素体组成;显微硬度随着淬火温度和碳分配时间的增加,硬度值均呈下降趋势,淬火至250℃和300℃保温60s的组织显微硬度相差不大;Q-T处理后的组织由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弥散的细小贝氏体和晶界处的碳化物颗粒组成,650℃回火下的组织马氏体开始分解,碳化物颗粒增大,维氏显微硬度和基体组织相差不大,为202。
(3)两种热处理方法模拟出的组织在中性盐雾环境下均出现变色、气泡、锈层和锈层脱落,通过单位失重量和腐蚀速率的计算得出,焊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均降低了材料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在Q&P热处理方法模拟的组织中850℃奥氏体化10min,淬火至300℃保温90s的腐蚀层形貌的致密性和表面腐蚀性最佳;350℃回火1h的试样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比650℃回火1h条件的试样耐中性盐雾腐蚀性好。
(4)冲击测试很大程度上检验了焊点处的力学性能,在淬火-回火工艺下的试样耐冲击性能差,在300℃淬火温度下保温120s的耐冲击性能最优,在有限的试验工艺下,淬火温度过低或碳分配时间过短,冲击性能均达不到较高水平。
- 作 者:
- 王晓雯
- 学科专业:
- 材料工程
- 授予学位: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兰州理工大学
- 导师姓名:
- 张建斌杨军
- 学位年度:
- 2016
- 研究方向:
- 语 种:
- chi
-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