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交易机制包钢碳排放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日期:2018-04-16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承诺“计划在2017年建立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包钢做为重点二氧化碳排放用户属于首批参与单位。按照交易规定,超配额二氧化碳排放部分需通过交易平台购买,富余二氧化碳配额可通过交易平台出售或储存至下年度使用。包钢与宝钢、太钢等工艺先进的钢铁企业相比,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能耗偏高,完成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碳减排目标压力较大,极有可能发生高成本履约现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
  本文以碳排放及碳交易理论为依据,计算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包钢2013-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231.4万吨、2295.8万吨、2684.8万吨,并计算出三年平均碳排放强度为2.2335tCO2/t钢。按照碳排放强度历史下降法得出2017年包钢碳排放配额量为2773万吨,配额缺口85万吨,需进行高成本履约。通过大量数据计算,分析出包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及外购电力及热力构成。化石燃料排放量中,洗精煤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依次分别为外购焦炭、无烟煤、烟煤、柴油、天然气、汽油。
  采用提高4号、6号高炉热风炉风温的措施降低焦炭的消耗量;钢管公司加热炉黑体技术和炼钢厂铸机切割利用氢氧混合气技术降低天然气消耗量;烧结余热回收、焦化上升管余热回收、高炉水冲渣余热回收减少烟煤消耗量;将新区一座焦炉的燃料由高炉煤气置换成焦炉煤气后增加新老区燃机发电量及薄板厂CSP低温余热综合利用提高发电量等减排措施,年减排二氧化碳118万吨,配额剩余33万吨,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剩余配额,可获利660万元人民币。说明合理降低化石燃料消耗量、充分开发包钢的低温余热资源、提高自发电量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未来随着二氧化碳配额分配指标日益趋紧,包钢在不占优势的排放现状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通过优质减排措施降低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碳交易政策,发挥碳金融的优势,开发碳资产资源,降低企业履约成本,获取收益。

作 者:
张波 
学科专业:
动力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何丽娟 
学位年度:
201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