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日期:2015-08-17     浏览:4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建立科学合理的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体系是事关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大事,纷繁芜杂的钢铁能源流也亟须一套精准的衡量标尺。当前,对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体系有系统性指导的文件只有早在1982年4月12日就已经颁发执行的《钢铁企业能源平衡表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三十年来,《暂行规定》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统一我国钢铁企业能源平衡计算和规范节能指标、促进企业节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暂行规定》经多年应用至今未曾有实质性的修订或补充。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其中的一些内容与现今钢铁企业的管理、生产方式越来越不相适应,一些概念定义的疏漏也已显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能耗指标体系正当其时,本文基于以上原因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1)本文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全面梳理我国钢铁企业能耗统计现状,指出以往有关能耗指标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至今尚未形成广泛共识的症结所在,从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不同、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变化两个方面对致使现有能耗指标不可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钢铁企业新的能耗指标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基于钢铁企业现行能耗指标存在的问题,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充分考虑钢铁企业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新的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总目标为钢铁企业能耗统计与管理;总目标下又分成3个子指标(一级指标),即综合性能耗指标、工序区段性能耗指标、终端产品能耗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又分解为21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既包含反映钢铁企业自身能耗水平的吨钢综合能耗指标,也包括不同钢铁企业同类工序间相对可比的单位产品工序能耗指标,同时还包括不同钢铁企业同类大宗产品相对可比的终端产品能耗指标。
  (3)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的确定,一直以来是能源研究学者和企业能源管理者争议的焦点,本文在研读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基准等价热值作为耗能工质折算标准煤的依据,解决了原有折算方法将能源加工转换环节能耗转嫁到各主要生产工序中的问题,真实反映主流程及能源加工转化工序能源消耗情况,使工序能耗真正可比。
  (4)新的能耗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应用于南钢、鞍钢两大钢铁企业的能耗统计与计算。通过分析比较证明,新的能耗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在评价钢铁企业自身能耗及各工序能耗、终端产品能耗水平方面,具有客观、合理、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对于钢铁企业能耗评价及节能减排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指导价值。

作 者:
张刚刚 
学科专业:
热能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导师姓名:
蔡九菊 
学位年度:
2013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