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污染土壤微波修复技术与设备研究

日期:2012-12-25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文针对目前微波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的盲点,以推进微波土壤修复技术工业化为目的,参照陶瓷烧结技术的微波混合加热技术,研发国内首台土壤微波批处理装置,并系统的研究了装置中土壤的升温行为;通过对对硝基酚和六氯苯模拟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考察批处理装置的修复效果,并对比不同加热方式的修复效果和经济成本,采用实际滴滴涕场地污染土壤验证装置的场地修复效果,考察本次研发的批处理装置工业化的可行性。
  设备研发参照混合加热技术,以微波敏化剂重复利用为目的,选用微波敏化剂-碳化硅作为处理容器,加热谐振腔采用多模式场型,装置微波输入功率为4 kW,腔体体积为600×600×600(mm)。装置中的土壤的升温行为研究表明,微波作用功率、辐照时间,土壤量、含水率以及土壤组成均会影响土壤的升温行为。1 kg土壤,4 kW处理9 min,土壤表层温度即可达300℃,土壤量加倍时,辐照时间也加倍,功率减半,辐照时间增加到25 min,综合考虑,该装置处理量为1.0 kg土壤时最经济。
  模拟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复结果表明:对硝基酚和六氯苯的初始浓度、土壤量影响较小,部分微波透过土壤,土壤处理20 min时,对硝基酚的去除率达80%以上,添加4.5%的活性炭,时间减至10 min,微波批处理装置尾气吸附室的吸附剂中检测到有对硝基酚和六氯苯的存在,表明微波辐照过程中,有挥发现象。对硝基酚的沸点相对较低,具有微波吸收能力,同样处理条件下去除率比六氯苯去除率要略高。相同的输入功率和土壤量,微波装置中土壤的温度、去除率均马弗炉,可以明显看出微波相对于常规加热方式的优越性。
  微波装置的处理吨土成本为2600¥/t,提高微波发生器的转换率、加水后成本可降至1400¥/t,对于含水率高的土壤,热解吸技术含水率有限制,微波技术更具有优势。

作 者:
朱湖地 
学科专业:
环境科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陈静 
学位年度:
2011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