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日期:2013-10-08     浏览:1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近些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展开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科学研究。光催化技术以半导体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为驱动力,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模拟植物光合原理,利用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太阳能,将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的CO2通过光催化作用下转化为有机物,供人类再次利用,对环境保护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本工作采用软模板法制备出介孔TiO2,用光沉积贵金属对介孔TiO2表面进行修饰,并用掺氮的方法对介孔TiO2进行可见光改造。采用XRD、UV-Vis DRS、BET、TEM、XPS和ICP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各种表征。通过系统研究不同贵金属的担载、贵金属的担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在紫外光下光催化还原CO2活性最好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0.2wt.%的金属Pt担载的介孔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好,还原产物只有CH4,其产率为5.72μmol/gcat。在此基础上,将掺氮介孔TiO2担载0.2wt.%的金属Pt后做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CO2的活性测试,以得到最佳掺氮温度为525℃,掺氮量为0.84%(相对于氧原子量)。
   本文还采用硬模板法制备出不同纳米尺寸的铌酸盐(NaNbO3,LiNbO3)。通过XRD、UV-Vis DRS、Raman spectrometor、BET和TEM等方法对铌酸盐进行了各种表征,探讨了在铌酸钠前驱物与SBA-15质量比一定的前提下,钠铌摩尔比对铌酸钠纯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铌酸钠前驱物与SBA-15质量比,对铌酸钠的纳米尺寸的影响。对于NaNbO3(3∶1)而言,当钠铌比为2∶1时,制备出的NaNbO3为纯相,颗粒尺寸为5 nm;对于NaNbO3(5∶1)而言,当钠铌比为1.5∶1时,制备出的NaNbO3为纯相,颗粒尺寸为7 nm;对于NaNbO3(8∶1)而言,当钠铌比为1∶1时,制备出的NaNbO3为纯相,颗粒尺寸为15 nm。将固相烧结法、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制备的铌酸盐(NaNbO3,LiNbO3)分别作为光催化降解异丙醇的光催化剂,探讨铌酸盐的种类、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尺寸对其活性的影响,得出15 nm颗粒尺寸的NaNbO3光催化活性最好。

作 者:
庄宗瑾 
学科专业:
应用化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导师姓名:
李秀凯 
学位年度:
2012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