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末及TiN-Al<,2>O<,3>复合材料研究

日期:2006-08-31     浏览:1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文采用热力学分析、XRD、SEM、以及TG-DTA等分析手段对TiO2碳热还原氮化合成TiN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了TiO2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机理;提出了连续式全等温热重研究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了TiO2碳热还原氮化过程动力学;详细研究了工艺因素对TiO2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的影响;小批量制备了TiN粉末,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该粉末为原料制备了TiN-Al2O3复合材料。 热力学分析表明:TiO2碳热还原法合成TiN、TiC粉末时,中间氧化物的稳定存在区域及反应开始温度与炉内温度、炉内的CO分压和N2分压相关。随着炉内CO分压的降低和N2分压的升高,反应开始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在TiN、TiC粉末合成工艺过程中,增大N2压力、惰性气体的流速或不断对炉内抽真空换气,降低炉内的CO分压,可以降低反应开始温度。 通过热力学分析系统地说明了TiO2碳热还原及其氮化过程中的反应顺序。研究结果表明:在含N2气氛中,1400K以下Ti4O7是最稳定的中间氧化物,1400K以上Ti3O5是最稳定的中间氧化物;在不含N2气氛中,1310K以下Ti2O3是最稳定的中间氧化物,1310K以上Ti3O5是最稳定的中间氧化物。实验研究证明了上述论断的正确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发现:TiOxNy形成于低温阶段,其氮含量随着炉内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氧含量随着炉内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300℃反应2h后,TiOxNy的氧含量为0.86wt%。 用连续式全等温热重法,测定了钛白粉-活性炭、钛白粉-石墨试样碳热还原氮化动力学数据,并用改进的单位面积失重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钛白粉-活性炭试样合成氮化钛粉末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试样单位面积的反应失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抛物线规律,即:(△Wt/At)2=kDt,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碳的固相扩散速率控制,该阶段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07.76kJ/mol;在第二阶段,试样单位面积的反应失重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Wt/At)=kreat,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碳表面的氧化反应速率控制,该阶段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04.30kJ/mol;在第三阶段,试样单位面积的反应失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抛物线规律,即:(△Wt/At)2=kDt,整个反应的速率由氮氧化物中氧原子或氮原子的固相扩散速率控制,该阶段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55.69kJ/mol。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1050~1300℃),钛白粉-石墨试样单位面积的反应失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抛物线规律,即:(△Wt/At)2=kDt,整个反应的速率由扩散速率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2.61kJ/mol。 研究了工艺因素对TiO2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剂碳粉的粒径和碳源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有重要影响,但对产物TiN的颗粒形貌没有影响;配碳量和氮气流量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有影响,但不显著;氧化物粉末粒径、混合方式和成型压力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采用活性高的精细碳粉并尽可能地降低炉内CO分压时,会加速氮化反应的进行。 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了不同TiN含量的TiN-Al2O3复合材料,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1800℃烧结3小时后,40wt%TiN-Al2O3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最高为96.06%,其显微硬度也达到最大值,为22.7GPa。在1750℃烧结3小时后,40wt%TiN-Al2O3烧结试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0.2MPa、5.35MPa·m1/2。随着试样中TiN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提高,电阻率逐渐降低,当TiN加入量为40wt%时电阻率为1.5×10-3Ω·cm。试样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TiN颗粒主要分布在Al2O3晶界处,晶粒细小,粒径大小约为5μm,分布均匀,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起到了抑制Al2O3晶粒长大和增韧补强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作 者:
于仁红 
学科专业:
材料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蒋明学 
学位年度:
2005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