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Fe(Ⅱ)EDTA-电解法控制烧结烟气有害成分排放的研究

日期:2017-08-11     浏览:4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烧结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二噁英、SO2和NOx等。其中,SO2和NOx超过了钢铁行业排放总量的85%和40%,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同时,烧结烟气具有烟气量大、温度波动幅度大和湿度大等特点,导致烧结烟气SO2和NOx治理非常困难。本文以氨法脱硫为基础,提出并开发了氨-Fe(Ⅱ)EDTA-电解法同步脱硫脱硝技术。
  本论文先研究了络合剂浓度、液气比、pH值、电压和还原剂等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然后进行中试实验,优化电极类型和电解装置结构,最后在获得的最佳工况条件下进行现场热烟气验证实验。其主要结论如下:
  络合剂Fe(Ⅱ)EDTA浓度从0.01mol/L增加到0.07mol/L时,脱硫效率均超过98%,而脱硝效率从30%提高到68%。当液气比从8L/m3增加至20L/m3时,脱硫效率维持在98%以上,脱硝效率则会随着液气比增大而升高。当液气比为20L/m3时,脱硝效率达到最大(约为60%)。当pH值从8下降到4时,脱硫效率从98%下降到60%以下,同时脱硝效率从58%下降到35%。当电解电压在1.5~2.4V范围内变化时,脱硫效率维持在98%以上,脱硝效率随着电压增大而升高。当电极电压为2.4V时,脱硝效率达到60%。同时,添加一定量Na2SO3作还原剂可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而脱硫效率不受影响。
  在中试实验研究中,探究了石墨碳棒、石墨碳板、碳钢铁桶和U型不锈钢管等电极类型和结构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碳板卧式电解槽效果最佳,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分别为98%和40%。同时在最优中试条件下进行了现场热烟气实验,SO2和NOx脱除效率也能达到98%和40%,且出口排放浓度分别在200mg/Nm3和300mg/Nm3以下,达到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作 者:
姚茜 
学科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韩军 
学位年度:
201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