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3(A=Ba,La;B=Ce,Ga)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的中温电性能及其应用

日期:2011-10-31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固体电解质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它们在燃料电池,化学传感器,氢、氧气的电解制备、分离和提纯,分子泵,氮的氧化物消除器,硫化氢消除器,有机物的催化氢化和脱氢,核聚变反应堆废气中的重氢、超重氢等氢的同位素气体的回收利用,常压合成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固体电解质材料Y稳定的氧化锆(YSZ)因其高的氧离子导电性及在氧化、还原性气氛中的化学稳定性而在电化学装置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由于以此为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工作温度高达800℃以上,这导致对连接材料、密封材料、电极材料的要求高、成本高,不同组分间易相互扩散、材料易老化、由于应力及相变等原因而导致材料易开裂、难密封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商业化的发展。由于中温电化学装置能够兼有高温和低温电化学装置的许多优点:①较快的电极反应速度;②较高的CO等杂质容忍性能;③较好的密封材料及连接材料选择性;④较简单的电化学装置结构;⑤较容易的水、热管理等。多年来以SrCeOa、BaCeO3、BaZrO3、LaGaO3等为母体的ABO3钙钛矿型陶瓷电解质材料由于其在中温(300-800℃)范围内良好的离子导电性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此类ABO3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导电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完善中温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装置的性能十分重要,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主要对ABO3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在中温范围内的电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
   ⑴第一章简要介绍一些典型的无机质子及氧离子导体,缺陷化学及离子传导机制,介绍钙钛矿型无机质子及氧离子导体的一些应用。
   ⑵众所周知,掺杂的BaCeO3基钙钛矿陶瓷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在众多稀土离子掺杂的BaCeO3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中Dy掺杂的BaCeO3材料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而对Dy掺杂的BaCeO3陶瓷材料在中温(300-600℃)范围内的质子导电性至今还未见报道。本论文第三章研究了Dy2O3掺杂的BaCeO3陶瓷在中温下、还原性气氛中的离子导电性。利用微乳液方法成功地合成了Dy掺杂的BaCeO3系列陶瓷样品前驱体,结合后续较低温度下的热处理成功地制备出致密、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BaCe1-xDyxO3-α(x=0.05,0.10,0.15,0.20)陶瓷样品。利用同位素效应、氢浓差电池、电导率与氧分压的关系等多种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陶瓷样品在300-600℃中温范围、还原性气氛中的导电性能。研究发现在中温、氢气气氛中陶瓷样品几乎是纯的离子导体,其中BaCe0.85Dy0.15O3-α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其600℃的离子电导率为0.93×10-2 S cm-1;以BaCe0.85Dy0.15O3-α陶瓷样品为固体电解质成功地进行了常压合成氨。在外加直流电为1.2mA、温度为530℃时合成氨产率达到3.5x10-9mol s-1 cm-2。这进一步证实了Oy掺杂BaCeO3系列陶瓷样品具有良好的中温质子导电性。
   ⑶1998年,希腊研究人员Marnellos和Stoukides以无机质子导体SrCe0.95Yb0.05O3-α为电解质,以N2和H2为原料组装电解池反应器,成功地实现了常压合成氨。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常压合成氨产率及电化学透过氢转化为氨的转化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看,固体电解质薄膜化是发展趋势。合成氨电解池的电解质薄膜化(数μm到数十μm)有利于降低电解质内阻及能耗、提高电流效率、合成氨产率及转化率。本文第四章提出了以阳极支撑型BaCe0.85Y0.15O3-α(BCY15)陶瓷膜为电解质组装合成氨反应器的新发展方向。采用简易、低成本的浆料旋涂法制备了阳极支撑型的BCY15陶瓷膜,结合后续的热处理得到了致密、均一及厚度约为30μm的BCY15固体电解质薄膜。以Ni-BCY15/BCY15/Ba0.5Sr0.5Co0.8Fe0.203-α多层部件为基础组装了中温常压合成氨反应器,并成功地进行了常压合成氨。微结构研究表明各电极功能层与电解质膜结合良好;各电极呈现多孔状结构,有利于气体扩散,增大三相反应界面。在外加电流为1.0mA、温度为530℃时合成氨产率达到4.1×10-9 mol s-1 cm-2。这个结果几乎是我们以前利用同一电解质陶瓷片进行合成氨实验所得到结果(2.1×10-9mol s-1cm-2)的两倍。这表明将膜反应器应用于合成氨有助于氨产率及电流效率的提高。阻抗谱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极极化阻抗和电解质阻抗明显减小,膜反应器的总阻抗明显减小,这是电流效率及氨产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⑷虽然BaCeO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但是固体电解质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装置时其必须具备高化学稳定性和高机械强度。虽然稀土掺杂的BaCeO3被认为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但是它们在含水及二氧化碳气氛中的化学稳定性差,而掺杂的BaZrO3虽在含水及二氧化碳的气氛中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其烧结性能差,且晶界电阻大,电导率低。近来,综合两种材料的优缺点,铈酸钡和锆酸钡固溶体的研究受到了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第五章我们利用硝酸盐一柠檬酸法合成的BaCe0.75Zr0.1Y0.15O3-α粉体制备浆料并结合简易的浆料旋涂工艺成功地制备出非常致密、均一、厚度约为25μm的阳极支撑型BaCe0.75Zr0.1Y0.15O3-α电解质陶瓷膜,并将其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装成的BaCe0.75Zr0.1Y0.1503-α陶瓷膜燃料电池显示出良好的输出性能,在650℃、700℃和8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150 mW cm-2、206mW cm-2及349mW cm-2。微结构分析表明,未添加造孔剂的阳极支撑体孔隙率低,影响了燃料电池性能。进一步优化工艺,特别是阳极支撑体的工艺,可使中温SOFC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⑸SrO和MgO掺杂的LaGaO3陶瓷具有优良的氧离子导电性能,它在800℃时的氧离子电导率比钇稳定化二氧化锆(YSZ)几乎高出一个数量级,且在很宽的氧分压范围(1-10-20atm)内几乎是纯的氧离子导体。最近我们课题组发现La0.9Sr0.1Ga0.8Mg0.2O3-α(LSGM)在600—1000℃、氢气气氛中具有很好的质子导电性。此材料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因而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候选电解质材料之一。多年来将LSGM材料薄膜化应用于SOFC的报道很多,然而利用简易浆料旋涂法制备LSGM电解质薄膜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第六章我们以共沉淀法及硝酸盐-柠檬酸法分别制备出NiO和Ce0.8Gd0.2O3-α(GDC)纳米粉体应用于阳极支撑体及阻隔层。结合简易、低成本的浆料旋涂工艺在具有GDC阻隔层的阳极支撑体上制备出高质量的LSGM电解质薄膜。经后续的热处理(1300℃,5h)后,获得了致密、均一及厚度约为50μm的LSGM固体电解质薄膜。以多孔性Ba0.5Sr0.5Co0.8Fe0.2O3-B(BSCF)为阴极,Ag-Pd为集电体,分别以氢气和空气为阳、阴极气体,组装成的La0.9Sr0.1Ga0.8Mg0.2O3-δ陶瓷膜燃料电池在600℃和700℃下的输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257 mW cm-2和760mW cm-2。阻抗谱研究表明:在中温(400—700℃)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极极化和电解质阻抗明显减小。陶瓷膜燃料电池具有相当低的极化阻抗(700℃、0.025Ω cm2),且电极极化阻抗始终小于电解质阻抗。这表明优化的电极微结构是燃料电池取得优良性能的重要因素。
   ⑹第七章对本论文的工作创新点进行了概括,对本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作 者:
王文宝 
学科专业:
无机化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导师姓名:
马桂林 
学位年度:
2011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