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PM<,10>来源研究——以缙云山、沙坪坝为例

日期:2010-08-27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为了遏制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重庆市政府自1997年开始分阶段实施一系列污染控制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主城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污染形势仍不容乐观,首要污染物为PM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很大。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搞清楚重庆市主城PM10污染来源,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起到污染治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文通过资料查阅调查了重庆市主城PM10污染规律,结合既往研究成果,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源类进行了识别,将重庆主城尘污染来源分为土壤风沙尘、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建筑水泥尘、冶金尘、二次扬尘、二次粒子(硫酸铵和硝酸铵)和其他尘八大类,研究了各类尘源采集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对源样品的处理和再悬浮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根据尘污染来源分类采集了各类尘源样品,通过环境空气PM10实地采样监测获得PM10受体样品,源和受体样品经过处理分析其无机元素、水溶性成分、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通过源样品分析结果比较,建立了由17种(Na、Mg、Al、Si、K、Ca、Sc、Ti、V、Cr、Mn、Fe、Ni、Cu、Zn、As、Pb)无机元素、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及三种离子(NO3-、NH4+、SO2-4)组成的扬尘、水泥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钢铁尘和二次粒子六种源类PM10成份谱。各源类的特征元素为:燃煤烟尘是Al,土壤尘是Si,水泥尘是Ca,钢铁尘是Fe,机动车尘、燃油尘和餐饮油烟是OC,二次粒子是硝酸铵和硫酸铵。通过受体样品分析结果获得其无机元素、水溶性成分、EC和OC组成情况;应用CMB解析技术得到了重庆市主城(以缙云山、沙坪坝为例)PM10源解析结果,认为PM10污染防治的重点源类应依次为建筑尘、道路扬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和钢铁尘。最后,针对重庆市主城PM10来源解析结果,文章提出了重庆市主城PM10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该文对城市区域的PM10的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城市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
刘宏立 
学科专业:
环境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导师姓名:
王里奥杨三明 
学位年度:
2009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