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O3催化分解及其氧化烟气脱硝研究

日期:2019-11-28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近年来,我国霾污染日益严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其形成的原因之一。工业炉窑、烧结机、催化裂化装置等排烟温度偏低,无适合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温度区(320-400℃)。要实现低成本烟气脱硝,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烟气中NO氧化为可溶性的NO2,再用碱液湿法脱除。为此,本文针对40-180℃的低温燃煤烟气提出了催化分解H2O2、催化O3氧化和O3-乙醇结合氧化脱硝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剂。该氧化脱硝方法不仅能够应用于低温尾气中NOx的达标排放,也能够用于火电厂锅炉采用常规工艺脱硫脱硝后烟气的超洁净排放,表现出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首先,开发了催化分解H2O2脱硝方法及装置,研制了α-Fe2O3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为·OH等活性物质,氧化烟气中的NOx达到脱硝的目的。考察了烟气温度、预热温度、H2O2流量以及总气流量/旁路气流量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气温度为160℃,H2O2流量为0.4mL·min-1,预热温度为130℃,总气流量/旁路气流量为6,NOx浓度为550×10-6时,脱硝效率达78%。当SO2存在时,脱硫效率达99%以上且不受各因素影响。
  在上述脱硝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NIAO(x/y)),研究了催化剂的形成机理,考察了其脱硝特性。结果表明,当Fe/Al比值为7/3时(NIAO(7/3)),NOx的脱除率最高,可达81.2%。适量的铝NIAO(7/3)不仅改善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分布,而且轻微升高了零点电荷数、增加了FeOH含量和Fe(Ⅲ)氧化性能,促进了·OH等活性物质的产生,提高了脱硝效率。但是,过量的铝(NIAO(3/7))导致了表面铝富集的球型颗粒生成,促进了Fe-O-Al形成,降低了活性位点FeOH的数量,减少了·OH等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了脱硝效率。
  其次,开发了催化O3氧化脱硝技术,研制了铈钛复合氧化物(CeTi)催化剂,催化分解O3和H2O为·OH等活性物质,氧化脱除NOx达到脱硝的目的。当O3浓度8.5mg·L-1,烟气温度40℃,H2O流量2.4mL·min-1,总气体流量为400mL·min-1时,脱硝效率达95%。当SO2存在时,相同条件下使用吸收塔后SO2脱处率达99%以上。与常规烟气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无二次污染,废物产生量小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针对催化O3氧化脱硝技术中的CeTi催化剂深入开展了机理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非晶态CeTi催化剂(Am-CeTi)和晶态CeTi催化剂(Ct-CeTi),并将其作为催化O3氧化催化剂脱除NOx。实验结果表明,Am-CeTi催化剂较Ct-CeTi具有更低的表面缺陷和表面-OH密度,然而却具有更高的Ce-O-Ti键含量和催化活性。Ce-O-Ti键被证实是催化O3氧化脱除NOx的活性位点。
  对CeTi催化剂进行了氟(F)掺杂改性得到F掺杂CeTi催化剂(CeTiF),并用以催化O3氧化脱除NOx。CeTiF较CeTi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F掺杂降低了表面-OH的结合能,提高了表面-OH的反应活性,促进了·OH的产生。F主要取代Ce-O-Ti中的O2-而不是Ti-O-Ti和Ce-O-Ce中的O2-,并在邻位Ce-O-Ti键中产生氧空位,从而有助于H2O的吸附,在反应过程中产生表面-OH,改善O3的吸附,进而产生·OH。
  最后,开发了乙醇-O3氧化法脱硝技术。将乙醇和O3混合物注入烟道内以达到脱硝的目的。O3氧化乙醇得到有机自由基,其将NO和NO2氧化为有机硝基化合物和稀硝酸,两者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尾气中残留的乙醇经过简单提纯和净化可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烟气中CO32-,HCO3-和SO2对NOx脱除无影响。与传统的O3氧化法脱硝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NO氧化和NOx脱除,更低的SO2氧化以及更低的O3需求量。除此之外,本方法具有更低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且结构更为紧密,占地面积小。NOx脱除率最高可以达到80%以上。

作 者:
丁杰 
学科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导师姓名:
钟秦 
学位年度:
201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