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温Claus尾气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日期:2007-10-15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利用Claus工艺从工业废气(如石油炼制、天然气净化及焦化等)中回收硫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Claus反应受热力学及工艺条件的限制,硫磺回收率一般不超过97%,因此其尾气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其处理方法之一是将Claus尾气中的SO<,2>经过催化加氢还原为H<,2>S后再通至Claus装置循环利用。目前,其采用的加氢催化剂一般为CoMo/γ-Al<,2>O<,3>,这种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较高(260~320℃)、价格也较贵,因此寻找活性更高以及更为廉价的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以γ-Al<,2>O<,3>为载体,考察了一系列常见的具有加氢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负载量对SO<,2>加氢生成H<,2>S的催化活性,并通过H<,2>-TG和XRD等表征手段对这些催化剂的活性差异进行了解释;然后对掺杂的Ni基催化剂在预硫化前、催化反应前后的物相进行研究;考察了Ni/Al比和焙烧温度对其活性和催化剂中NiO存在状态的影响。 通过上述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一系列负载于γ-Al<,2>O<,3>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按大小可以分为四组:Ni、Co、Fe>Mo、W、Cu>Cr>Zn、Mn。Ni催化剂在反应后具有更多高活性的富硫活性相,因此相对于Co、Fe催化剂具有更高活性。 (2)浸渍法制备的A-NiX/γ-Al<,2>O<,3>催化剂在WHSV=6000ml.h<'-1>、g<'-1>、SO<,2>浓度=0.5Vol.%、H<,2>/SO<,2>=6的反应条件下,将SO<,2>完全转化为H<,2>S的最低温度为260℃,活性高于某商品CoMo/γ-Al<,2>O<,3>催化剂;同时在10%H<,2>S+N<,2>气氛、400℃的条件下预硫化更有利于提高其活性。 (3)Ni基催化剂的活性相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在240℃以上进行反应时,Ni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相为NiS<,2>和NiS的混合相,随着温度的降低,NiS转化为NiS<,2>,到240℃时通过XRD表征只能检测到NiS<,2>。 (4)制备的掺杂A-NiO-A1<,2>O<,3>催化剂,Ni物种得到较好的分散,因此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将SO<,2>完全转化为H<,2>S的最低温度为220℃。 (5)在SO<,2>加氢反应中通入30%水蒸气后,Ni基催化剂活性有所降低,但停止通水后,催化剂活性能够恢复;经过150h不间断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未见衰退。

作 者:
方伟 
学科专业:
应用化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导师姓名:
雷家珩 
学位年度:
200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