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秸秆制备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研究

日期:2013-12-31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焦粉、无烟煤等化石燃料是铁矿烧结烟气中COx、SOx、NOx等的主要来源。将低硫、低氮的生物质资源制备成特性适用于铁矿烧结的燃料,可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本文以综合利用程度低的农业废弃物秸秆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炭化技术对秸秆炭特性的影响,以及成型预处理强化秸秆炭制备的技术和生物质型焦的制备技术,获得了特性较为接近焦粉的燃料。
  研究了炭化处理对秸秆炭特性的影响:提高炭化温度、保持较慢升温速率、延长炭化时间均有利于挥发分的充分脱除和秸秆炭内部结构的致密化;适宜的炭化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25℃/min、炭化时间为30min,此时可获得固定碳、挥发分与焦粉相当的秸秆炭;相比一段炭化,两段炭化可获得产率较高、内部结构较为紧密的秸秆炭,有利于缩小与焦粉燃烧特性的差异;两段炭化制备的秸秆炭替代焦粉的适宜比例为20%。
  研究了成型预处理对秸秆炭特性的影响,表明成型预处理可显著增加秸秆炭的密度,且提高成型温度、延长成型时间、增加成型压力均可使秸秆炭密度进一步提高;热压成型的适宜成型温度、成型时间、成型压力分别为200℃、1 min、120MPa,常温成型适宜成型压力为180MPa,此时制备的秸秆炭密度得到大幅提高、秸秆炭内部更为紧密、燃烧特性得到改善;适宜条件下的两种成型方式制备的秸秆炭替代焦粉的适宜值均可提高到40%。
  秸秆与烟煤共炭化制备生物质型焦特性的研究表明:生物质型焦内部为秸秆炭与焦炭颗粒交叉分布、相互连接的结构;与秸秆炭/焦粉混合燃烧特性相比,生物质型焦改善了两种燃料燃烧过程的不同步性,燃烧性能更为接近焦粉;生物质比例为60%的生物质型焦完全替代焦粉后,烧结指标与完全使用焦粉时基本相当。

作 者:
季志云 
学科专业:
矿业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导师姓名:
范晓慧甘敏 
学位年度:
2013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