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烟气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中低温燃煤锅炉是我国燃煤烟气的主要来源,对于中低温燃煤锅炉烟气的控制成为近年来大气污染控制的热点。本文在传统VWTi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得到了脱硝活性高的VWTi催化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低负荷燃煤机组,本文对氨法脱硫脱硝吸收产物NO2-和SO32-的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鼓泡反应装置,对氨法脱硫副产物+4价硫S(Ⅳ)的氧化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了H2O2的自身分解规律和对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氧化行为,并在鼓泡反应器中对氨同时吸收SO2和NOx的反应进行了探讨。
用过量浸渍法在TiO2和Al2O3载体上负载V2O5,制备了V2O5/TiO2和V2O5/Al2O3催化剂,解析载体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脱硝活性测试结果表明,V2O5/TiO2比V2O5/Al2O3有着更高的SCR活性。采用XRD、BET、UV-vis、DFT理论计算、XPS、EPR和in situ-DRIFT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两种载体都能和V2O5相互作用。载体和V2O5的相互作用,使电子易于由载体向V2O5转移,从而使催化剂表面的还原态V2O5增多。与V2O5/Al2O3相比,V2O5/TiO2催化剂表面形成的超氧自由基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的NO氧化能力,因此使得V2O5/T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脱硝活性。
以TiO2为载体负载V2O5和WO3,制备商业脱硝催化剂V2O5-WO3/TiO2,其中WO3拓宽了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且当WO3的含量达到6%时该趋势最明显。采用XRD、XPS、PL以及EPR等表征技术,研究WO3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构表明WO3能够与TiO2载体表面氧空位作用,抑制了载体金红石相的产生,使催化剂高温下的稳定性增强;WO3具有一定的存储和转移电子的能力,促进了V2O5与载体TiO2的作用,使电子更易由载体向V2O5转移,从而使催化剂表面还原态V2O5进一步增多;催化剂表面还原态的V2O5是超氧自由基生产的活性位点,因此WO3的存在促进了催化剂表面超氧自由基数量的增多,从而提升了V2O5-WO3/TiO2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
针对工业锅炉、烧结机、催化裂化装置等,烟气温度较低(低于180℃),SCR脱硝技术难以普遍适用的体系,本文提出以H2O2为氧化剂,以α-Fe2O3,Fe/Al2O3及Fe/TiO2为催化剂,催化转化H2O2为·OH在较低的温度下氧化NOx为硝酸盐,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采用XRD、SEM、BET、NH3-TPD、FTIR以及XPS等表征技术,重点研究了H2O2在铁基催化剂表面的分解机制及其氧化脱除NOx的机理。
在同时脱硫脱硝的过程中,主要得到不稳定的SO32-和NO2-混合液,易分解为SO2和NOx。需对其进行氧化处理,以得到稳定的SO42-和NO3-,达到固硫固氮的目的。因而,对SO32-和NO2-的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O32-和NO2-能够氧化为SO42-和NO3-。
- 作 者:
- 黄贤明
- 学科专业:
- 环境工程
- 授予学位:
- 博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南京理工大学
- 导师姓名:
- 钟秦
- 学位年度:
- 2016
- 研究方向:
- 语 种:
- chi
-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