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纳米TiO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新民.电镀与精饰等

日期:2019-11-27     浏览:1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20011201 (Ni-P)-纳米TiO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黄新民.电镀与精饰(双月刊),2001,23(5):1 通过对化学镀Ni-P合金、化学复合镀(Ni-P)-微米Si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探讨了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由于其良好的组织与性能,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这种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在高载荷下更为突出. 20011202 铸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侯朝辉.电镀与精饰(双月刊),2001,23(5):5 对铸铝合金在水玻璃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中的水玻璃成分对于铸铝合金形成微弧氧化膜层具有重要的作用,钨酸钠与EDTA二钠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膜层的硬度.在水玻璃、钨酸钠、EDTA二钠等组成的混合液体系中,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如电流密度为40A/dm2,配合强力搅拌,可以在铸铝合金表面制得硬度超过800 HV、性能优异的氧化物陶瓷膜. 20011203 粉末喷涂表面颗粒的来源及防止--王戈.电镀与精饰(双月刊),2001,23(5):29 阐述了粉末静电喷涂表面颗粒的几种危害,详细探讨了在生产中产生颗粒的十多种原因,如粉末质量、喷涂环境、前处理、设备及工件本身等,针对各种颗粒的产生特征提出各自的解决办法,以期通过前期控制减少缺陷工件,提高经济效益. 20011204铝及铝合金电刷镀银--姚恩静.电镀与精饰(双月刊),2001,23(5):32 通过盐酸电解浸蚀法及电刷镀铜过渡,实现铝及铝合金上电刷镀银,确定铝及铝合金电刷镀银一种刷镀工艺,提高了镀层耐腐蚀强度,得到了外观和结合力均良好的银镀层,同时增加镀铜层厚度,相对减少镀银层厚度,不影响其它指标,节省了镀银药液,降低了成本,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验证. 20011205 NdFeB永磁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谢发勤.腐蚀与防护(月刊),2001,22(9):381 研究了3种不同成分的NdFeB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以及添加元素、烧结气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dFeB合金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形态类似于晶间腐蚀,实质为"相选择性腐蚀". 20011206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黄桂桥.腐蚀与防护(月刊),2001,22(9):384 报告了18种铸铁在天然海水和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试验结果,总结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普通铸铁在天然海水及流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与碳钢接近.低合金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与普通铸铁相似.CrSbCu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比普通铸铁轻.添加Ni、Ni-Cr、Ni-Cr-Mo、Ni-Cr-Cu、Ni-Cr-Re、Cu-Sn-Re、Cu-Cr、Cu-A1等的低合金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与普通铸铁无明显差别.加入少量Ni、Cr、Mo、Cu、Sn、Sb、Re等合金元素可减小铸铁在海洋大气区的腐蚀速度.高镍铸铁在天然海水及流动海水中的腐蚀均较轻. 20011207含硫工业废气中钢结构表面防护层研究及应用--胡艳丽.腐蚀与防护(月刊),2001,22(9):398 通过特定条件下的工业挂片及实验室试验,研究分析了8种常见高温、低温涂料,以及金属喷铝层于高中低温度及潮湿含硫工业气体中钢结构的耐蚀性能及影响因素,得出了适于该环境不同条件下的钢结构的防护方案. 20011208含S阴离子对低碳钢孔蚀的影响--姜涛.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双月刊),2001,13(5):249 用电化学极化法研究了S42--,S32-,S2O32-,CNS-和S2-5种含S阴离子对低碳钢在0.1 mol/L NaNO2+0.05 mol/L NaCl溶液中的孔蚀行为的影响.CNS-,S32-,SO42-和S2O32-离子促进碳钢孔蚀形核,影响大小顺序为S2O32->SO42->So32->CNS-,S2-离子则抑制孔蚀形核.S2-,S2O32-和SO32-离子促进小孔生长,而SO42-抑制小孔生长.CNS-离子对小孔生长的作用不明显.将各种含S阴离子对孔蚀形核和生长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作用机制. 20011209几种钢材渗Al涂层在海水淬冷时的循环氧化研究--张亚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双月刊),2001,13(5):258 对4种不同级别的钢在600~800℃氧化和海水淬冷交替作用下的循环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绝大多数材料均发生了严重的氧化.特别在800℃下,所有材料氧化失重明显.材料施加渗Al涂层后,极大地改善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且材料级别越低,改善作用越明显.海水中的NaCl对材料的高温腐蚀有显著的加速作用,造成渗Al涂层快速退化.循环淬冷造成渗Al涂层外层发生开裂,且在蒸馏水中比在海水中淬冷时形成的裂纹数量多且宽度大. 20011210 BTA系列Cu缓蚀剂的电化学行为--张万友.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双月刊),2001,B(5):263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在硼砂缓冲溶液(pH9.2)中BTA及其系列衍生物CBTME,CBTBE对Cu电极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BTA对Cu的缓蚀作用是由于在Cu表面上生成了Cu/Cu20/Cu(I)BTA膜,阻滞了Cu的腐蚀,而且缓蚀剂的浓度越高,生成的Cu/Cu2O/Cu(I)BTA膜越致密,抑制作用越强,含CBTME缓蚀剂的溶液中,缓蚀效果随缓蚀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同浓度比较时,BTA的缓蚀效果优于CBTME.当溶液中含有较低浓度CBTBE时,缓蚀剂促进Cu的腐蚀;而当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CBTBE时,缓蚀剂才抑制Cu的腐蚀,一定比例的BTA和CBTME复配后对Cu的缓蚀作用有协同效应.以5 m/L为缓蚀剂总量,其最佳复配方案为2 mg/L BYA+3 mg/L CBTME.恒电位阶跃法测得的结果与交流阻抗方法测得的结果相符. 20011211 船用钢的薄层液膜下腐蚀监测与防蚀研究--赵永韬.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双月刊),2001,13(5):289 模拟907A钢在海水的饱和湿气环境中表面形成薄层液膜状态下的腐蚀,利用恒电量腐蚀速率测量仪连接ACM探头,监测其腐蚀状态,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测量,探讨907A钢在薄层液膜下的腐蚀机理,同时对薄层缓蚀剂液膜防蚀效果作了快速评定,结果表明,907A钢在海水可见薄层液膜下腐蚀反应比完全浸泡在海水中的腐蚀剧烈得多,虽然薄层缓蚀剂液膜对907A钢的缓蚀效率与全浸在缓蚀剂溶液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对于薄层海水液膜下的907A钢的腐蚀,薄层缓蚀剂液膜防蚀作用仍然是明显的. 20011212 防腐蚀涂层失效行为研究进展--刘斌.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双月刊),2001,13(5):305 论述了导致防腐蚀涂层失效的影响因素和微观机制,侧重于水体环境下涂层的失效过程,回顾近10年关于涂层起泡、湿附着力和腐蚀性离子在涂层中的传输行为3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20011213 CVD金刚石薄膜衬底表面预处理技术进展--黄元盛.中国表面工程(季刊),2001,14(3):18 评述了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衬底表面预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表面研磨法、等离子刻蚀法、浸蚀除钴法、沉积中间层法在衬底表面形成稳定化合物等预处理对CVD金刚石薄膜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粉末研磨基底、化学浸蚀除钴、在基底表面添加中间层以及在基底表面渗入第三元素并且使这种元素和基底表面的钴形成稳定中间化合物的方法都可提高金刚石的形核率,但大部分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刻蚀预处理对金刚石的形核则起阻碍作用. 20011214 Ni-P-Si3N4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优化及镀层性能表征--王正平.中国表面工程(季刊),2001,14(3):24 论述了化学复合镀的机理及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Ni-P-Si3N4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过程,并着重对镀层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进行了研究.测试表明,镀层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好. 20011215 电刷镀技术修复轴类零件表面磨损的应用研究--王宝山.电刷镀技术(季刊),2001(3):46 分析了轴类零件的磨损损坏原因,阐述了电刷镀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研究了电刷镀技术修复轴类零件的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列举了部分轴类零件的电刷镀事例. 20011216 TL电刷镀Ni-Cu-P非晶态合金工艺研究--张天顺.电刷镀技术(季刊),2001(3):58 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三元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焊接性,其综合性能较Ni-P合金优越得多.采用电刷镀技术,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光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对三元Ni-Cu-P合金刷镀溶液的配方组成、施镀工艺、镀层组织结构及成份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三元Ni-Cu-P镀液的组成及刷镀工艺,可以刷镀出含Ni为86.60(wt)%,Cu为3.70(wt)%,Fe为0.46(wt)%,P为9.24(wt)%的三元合金镀层.研究结果表明,该镀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并可镀厚,且镀层表观光泽平整. 20011217 电弧喷涂设备的现状与展望--杜贵平.新技术新工艺(月刊),2001(9):41 简要介绍了电弧喷涂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概况.分析了电弧喷涂电源和电弧喷涂枪的研究进展.表明逆变化、智能化是电弧喷涂电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弧喷涂枪将朝着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20011218 纺机锭翼表面处理新技术--李作全.新技术新工艺(月刊),2001(9):46 锭翼是纺织机械中的重要易损部件之一,而锭翼耐磨性很差是锭翼容易失效的主要原因.锭翼经表面处理后,其表面可获得摩擦学性能优良的氧化膜层,从而极大地延长了锭翼的使用寿命. 20011219 单晶高温合金溅射NiCrAIY微晶涂层的循环氧化行为--张重远.机械工程材料(月刊),2001,25(9):7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00 nm的Ni-30 Cr-12 Al-0.3 Y微晶涂层,并对基体和涂层在1 050℃下的抗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经过2次循环后,氧化膜即出现剥落,基体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主要是NiO和Cr2O3,保护性能不及A12O3,而微晶涂层在循环氧化过程中形成A12O3保护膜,经过100次循环后Al2O3氧化膜仍完好无损.真空热处理提高了涂层氧化膜形成的均匀性. 20011220 (Ti,Al,V)N薄膜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尹瑞洁.机械工程材料(月刊),2001,25(9):13 用热重法研究了多弧离子镀(Ti,Al,V)N、TiN镀层的氧化行为,在600~800℃内,各镀层的氧化行为均遵循抛物线规律.由于Al2O3保护膜的形成,推迟了(Ti,Al,V)N镀层的高温氧化,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性. 20011221 GCr15钢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王钧石.机械工程材料(月刊),2001,25(9):22 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对GCr15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进行了俄歇剖面分析,对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20011222 4Cr13钢饲料压粒模复合热处理工艺--陈志光.金属热处理(月刊),2001,26(9):34 探讨了国产4Cr13钢制饲料压粒模的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对压粒模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4Cr13钢制饲料压粒模经低温碳氮共渗、真空高压气淬后,其强韧性、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可替代进口产品.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
材料保护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TECTION 
年,卷(期):
2001 34(12) 
基金项目:
 
打赏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