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夹芯陶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滴滤塔反硝化法净化NO废气的应用研究

日期:2019-11-28     浏览:1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粉煤灰夹芯陶粒,并将其应用于净化NO废气的研究中,不仅能减少过量的粉煤灰堆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能使因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情况得到好转。
   粉煤灰夹芯陶粒制备实验以粉煤灰、水泥为主要原料,以塑料泡沫粒做内芯,以石灰和石膏做激发剂,以水玻璃做粘结剂,以FeCl3·6H2O做表面改性剂,掺入轻质材料,经搅拌、成型、自然养护等工艺,能够得到一种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高强度的免烧结粉煤灰夹芯陶粒。通过实验分析粘结剂、激发剂、表面改性剂等添加量对粉煤灰夹芯陶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粉煤灰夹芯陶粒的工艺配方和工艺条件,工艺配方为粉煤灰75%、水泥10%、激发剂为8%、轻质材料7%,另外,每100g原料用水35ml、用改性剂为5ml、浓度2mol/l的水玻璃为10g;对粉煤灰夹芯陶粒的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比表面积4.12m2/g、孔隙率52.5%、耐静压强度3.87kg;外观性状和电镜扫描表明粉煤灰夹芯陶粒直径为5~8mm,表面粗糙,内部气孔发达。
   在生物滴滤塔中进行了粉煤灰夹芯陶粒的挂膜,电镜扫描表明粉煤灰夹芯陶粒表面和内部均有大量微生物附着,利用反硝化法净化模拟的NO废气,研究了碳源、进气流量、进气浓度、喷淋液量及氧气体积含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比乙醇和葡萄糖更适宜做反硝化法去除NO的碳源;NO废气的进气流量越小、进气浓度越低,去除效果越好;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喷淋液的流量对NO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显著;为保证较高的去除效率,氧气体积含量应控制在6%以下。在进气量Q=0.2m3/h、喷淋液量L=10ml/min、NO的进口浓度稳定在400mg/m3、氧气体积含量在4%以下时,NO的去除效率达到了82%以上。

作 者:
孙霞 
学科专业:
环境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导师姓名:
戴长虹 
学位年度:
2010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