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发展,分析了钢铁企业煤气的发生、使用、回收及利用领域的变迁,其副产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由不足到富余的所经历的历程。依据对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现状的分析,预测未来煤气富余的情况,提出煤气再资源化的重要性。 介绍了在钢铁企业煤气再资源化领域的现有技术及其发展的情况。提出综合效益明显的煤气再资源化方式,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钢铁企业煤气再资源化的方向。 论文对我国27家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钢产量、铁钢比和转炉钢比的预测结果,对我国钢铁联合企业未来煤气富余的情况进行了预测。计算表明:2005年吨钢焦炉煤气的富余量为205.2m3/t钢,高炉煤气为39.21m3/t钢,转炉煤气为10.95m3/t钢;年总富余的热量为52.3万太焦,折合人民币82.3亿元。分析了煤气富余的趋势,提出煤气再资源化的必要性。 针对煤气富余情况,本文综合阐述了钢铁联合企业煤气再资源化的不同方案,包括富余煤气发电、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气、煤气生产甲醇,以及煤气的其他再资源化方式等。对这几种方案目前的发展状况、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通过煤气的再资源化,钢铁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本身的副产煤气,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削减钢铁联合企业废气的排放,改善企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文以莱钢为例,在分析莱钢2003年煤气回收和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预测莱钢2005年剩余煤气的总热量为7275太焦,并对煤气的使用和分配进行了优化,将煤气再资源化的方式应用于该钢铁企业。通过分析认为:莱钢应该采取煤气生产甲醇和煤气发电作为煤气的再资源化方式,通过煤气的再资源化莱钢每年可以增加利润7.91亿元。
- 作 者:
- 热冰娣
- 学科专业:
- 热能工程
- 授予学位: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东北大学
- 导师姓名:
- 蔡九菊
- 学位年度:
- 2005
- 研究方向:
- 语 种:
- chi
-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