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基SAPO-34低温SCR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日期:2018-05-28     浏览:4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氮氧化物(NOx)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NOx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NOx控制技术已刻不容缓。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烟气脱硝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但常用的V-W-Ti体系商用催化剂,存在着活性温度窗口高(300~500℃)、易烧结、易受水蒸汽和SO2的影响中毒失活等问题,若SCR催化剂能够在200℃以下的温度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脱硝活性,且具有较好的抗硫、抗水性,可以使SCR系统工作温度进一步拓宽,实现火电行业全负荷脱硝,并可以将SCR的脱硝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等烟气温度较低的燃煤行业,有效地控制钢铁冶金等行业的气体污染物排放,因此大力开发廉价高效高抗硫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了初步的筛选,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单金属及双金属改性的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对其在90~330℃进行了活性评价,并对不同的催化剂进行了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NH3-TPD、TEM、XPS等表征分析。Cu(2)-Mn(6)/SAPO-34(450)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在空速为15000h-1,O2浓度为3%,氨氮比为1.1,温度为120℃时脱硝活性可到达73.2%,温度在180~330℃催化剂的活性均能保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98.8%。随后考察了Cu-Mn/SAPO-34双金属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抗H2O和抗SO2性能,发现该分子筛催化剂的抗H2O性能较好,H2O对催化剂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与NH3和NO等发生竞争吸附,而抗SO2中毒性能一般,温度越低越容易发生SO2中毒且为不可逆的中毒。
  为了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抗SO2性能,结合量子化学计算NH3、NO、H2O、SO2等在活性组分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能,在Cu(2)-Mn(6)/SAPO-34的基础上添加助剂如Ce、Co、Fe、Mo等,考察了掺杂不同的助剂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及抗SO2性能的影响,并对SO2中毒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BET、NH3-TPD、TG-DTG、SEM、EDS等表征分析,发现经Ce改性的催化剂不仅脱硝活性有所提升,抗SO2中毒性能也有明显提升。SO2中毒8h后催化剂的活性由96.6%降为85%,比未改性的催化剂中毒8h后活性降低至67%,其抗SO2性能有明显的提升,TG-DTG和SEM、EDS的分析结果显示,Ce的添加有利于抑制生成的硫酸铵盐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作 者:
何鹏飞 
学科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导师姓名:
沈德魁 
学位年度:
201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