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4类开放源的PM2.5样品,并构建源排放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 CMB)开展源解析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宁市PM2.5主要来源包括城市扬尘(分担率为26.4%)、燃煤尘(14.5%)、机动车尾气(12.8%)、二次硫酸盐(9.0%)、生物质燃烧(6.6%)、二次硝酸盐(5.7%)、钢铁尘(4.7%)、锌冶炼尘(3.4%)、建筑尘(4.4%)、土壤尘(4.4%)、餐饮排放(2.9%)和其他未识别的来源(5.2%)。大力开展城市扬尘为主的开放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本地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的PM2.5排放,是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 作 者:
- 窦筱艳 赵雪艳 徐珣 高海鹏 李婷 丁梅梅 刘宇 韩斌 白志鹏 DOU Xiaoyan ZHAO Xueyan XU Xun GAO Haipeng LI Ting DING Memei LIU Yu HAN Bin BAI Zhipeng
- 作者单位:
- 窦筱艳,徐珣,高海鹏,李婷,丁梅梅,刘宇,DOU Xiaoyan,XU Xun,GAO Haipeng,LI Ting,DING Memei,LIU Yu(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青海 西宁,810000)
赵雪艳,韩斌,白志鹏,ZHAO Xueyan,HAN Bin,BAI Zhipeng(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 刊 名:
- 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
- 英文刊名:
- 年,卷(期):
- 2016 32(4)
-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宁市大气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2013-J-101);青海省省委组织部2014年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项目(青人才字[2014]12号);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PM2.5/PM10自动监测的标准量值传递和QA/QC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