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则是环保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及时清理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介绍了生活垃圾的三项主要处理技术,即填埋、堆肥和焚烧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应用情况,旨在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着力于杨凌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对杨凌示范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根据示范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示范区垃圾的“四化”处理新思路,“四化”即分选自动化、设备国产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使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得到充分利用。首先,采用垃圾自动分选机使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离,并全部回收垃圾中有用固体物质(如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等);第二,对分离出的有机物(菜叶、剩余食物、泥尘、中药药渣等)进行55℃高温厌氧发酵得到沼气和残渣,化害为利,沼气经脱硫处理后用作厂区锅炉及隧道窑车间烧结建筑用砖的燃料及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用气,残渣本身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无机物垃圾—砖渣、水泥块及炉渣等,经过二级粉碎及干燥后与粘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烧制成建筑用砖,削减最终污染物。第三,为了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本设计方案引进了等离子体废物处理系统(PWC)和电子微尘截至系统(EDPC),在处理过程中灰尘源的上方均安装有电子微尘截至系统。在易产生恶臭和有害气体的部位均安装有等离子体废物处理系统(管道),以净化空气。比较彻底消除了倾倒垃圾时产生的恶臭、灰尘及其它有害气体,减少了废气和病菌的扩散。最大化的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第四,通过综合经济评价,得出了按照本设计工艺方案建设,总投资2503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277.8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Pt)9.3年,为杨凌示范区采用BOT融资方式建设垃圾处理厂提供了科学依据。本设计方案研究得到了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和环保部门的较高评价,部分工艺、建筑设计方案已被作为杨凌示范区的垃圾处理厂设计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 作 者:
- 王永科
- 学科专业:
- 环境工程
- 授予学位:
- 硕士
- 学位授予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导师姓名:
- 呼世斌冉新权
- 学位年度:
- 2006
- 研究方向:
- 语 种:
- chi
-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