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仿真的蓄热式烧嘴开发

日期:2018-04-16     浏览:7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论文主要是研发一种稳定、高效的新型蓄热式燃烧器,解决目前蓄热式烧嘴存在的火焰刚性偏弱、火焰不稳定、烧嘴寿命不高等问题,通过仿真找到影响蓄热式烧嘴火焰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优化,找到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烧嘴结构形式,仿真计算最优结构蓄热式烧嘴的流动、传热和燃烧,并计算换向过程炉内流场、温度场的变化。
  对于0度、10度、20度、30度4个喷口角度,10度是最优值,10度的火焰高温区在炉膛中心的位置,整体热流密度分布较均匀,火焰形状较好,并且换向后两侧能够形成对称加热,保证钢坯加热质量;对于5m/s、10m/s、20m/s、30m/s四种速度的结构,随着流速的增加,炉膛火焰的高温烟气覆盖预热区域逐渐变大,整个炉膛内的烟气温度也逐渐趋于均匀,热流密度成抛物线结构,随着流速的上升,抛物线越趋于平缓,考虑到钢厂的空、煤气压力可行性,空、煤气流速最好选择在10-20m/s之间;通过对蓄热式烧嘴换向过程的仿真分析发现,两侧炉膛的压力都经历了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过程,但从燃烧区变为排烟区的炉压波动为120-160pa,从排烟区变为燃烧区的压力波动为80-110pa,燃烧区变为排烟区的压力波动更大;通过对炉段仿真,在加热炉长度方向上温度比较均匀,高温区覆盖大半侧炉膛,CO在60%炉长处基本燃烧完全,燃烧区板坯热流密度比较均匀,燃烧侧炉压约0-20pa,排烟侧炉压约50-70pa,两侧炉膛压差约50pa。

作 者:
郑帅 
学科专业:
动力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李义科潘刚 
学位年度:
2017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