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制备研究

日期:2013-10-30     浏览:3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蜂窝陶瓷是由许多平行贯通的孔道组成的陶瓷,因其耐冲击,重量轻等特点,多用于作为汽车尾气催化剂载体上。目前,陶瓷载体多采用堇青石为基体,主要利用堇青石蜂窝陶瓷孔壁薄,热膨胀系数小的特点,但是由于堇青石蜂窝陶瓷烧成范围窄,热导率低,负载的催化剂易脱落而导致催化失效,也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碳化硅蜂窝陶瓷由于其高耐磨、高耐腐蚀、高导热系数、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作为催化剂载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回顾了碳化硅多孔陶瓷和蜂窝陶瓷载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制备研究,通过添加造孔剂、无压烧结及挤出成型技术等制备技术研究,实现蜂窝陶瓷壁上再造孔,最终制备出高孔隙率的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分析了多孔蜂窝陶瓷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及孔结构特性,为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添加造孔剂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
  以竹炭/硅溶胶、淀粉和氧化铁为造孔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研究表明:竹炭/硅溶胶为造孔剂时,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着造孔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线收缩率和失重率呈上升趋势,而抗弯强度则相反,陶瓷断面孔洞逐渐增加;淀粉为造孔剂时,多孔陶瓷的密度规律与前者相似,线收缩率先上升后降低然后又上升,失重率上升而强度下降;氧化铁为造孔剂时,多孔陶瓷的密度随着造孔剂含量上升而下降,线收缩率降低,失重率增加,抗弯强度的变化与造孔剂含量有关,孔洞多为通孔结构。造孔剂的加入均没有影响碳化硅陶瓷的物相组成。
  (2)挤出成型法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制备
  采用挤出成型技术,改变不同含水量,制备了表面光滑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坯体,并借助无压烧结技术,制备了蜂窝碳化硅陶瓷。研究表明,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相对密度随含水量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线收缩率和失重率则先下降后上升,抗弯强度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其值均在10 MPa以上,添加剂不影响蜂窝陶瓷的物相组成。
  (3)添加造孔剂结合挤出成型制备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
  以淀粉、氧化铁为造孔剂,采用挤出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研究表明,随造孔剂含量上升,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相对密度逐渐下降,线收缩率降低,失重率上升,抗弯强度降低,强度值均在8 MPa以上;孔洞多为圆球形闭孔结构,总孔体积上升,孔径增大。以氧化铁为造孔剂时,烧结和力学性能与淀粉的规律相似,但孔洞大多为通孔结构,孔径分布0.2~0.9μm之间。

作 者:
朱林 
学科专业:
材料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导师姓名:
郭兴忠 
学位年度:
2013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