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化床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的硫的释放与脱除实验研究

日期:2012-04-26     浏览:5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在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有着迫切的需求,但以煤作为燃料的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对环境造成破坏,煤中硫就是其中主要的污染源。本文针对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过程中的脱硫控制机理进行了相关基础性和工艺性研究,对工艺过程中硫的迁徙及脱除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脱硫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数。
   选取四川煤、山西II类烟煤、黄陵烟煤和林南仓煤四种煤在固定床台架上进行了氮气氛围下的热解实验和氮气/水蒸气氛围下的气化实验,对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煤中各形态硫的迁徙特性、硫在各产物中的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煤中大部分无机硫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分解,但只有一部分会逸出,其中黄铁矿硫的分解以及煤中碱土金属的固硫作用均可生成无机硫化物残留于半焦中。温度的升高及水蒸气含量的降低均不利于无机硫化物的析出。煤中有机硫的脱除与煤种性质存在较大联系,另外高水蒸气含量可以有效抑制煤中活性有机质的固硫作用,有利于煤中有机硫的脱除。H2S是煤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主要的含硫气体,其释放量与原煤含硫量、水蒸气含量、煤阶、碱土金属含量等有关。硫在热解和气化产物中的分布为:焦中最多,其次为气相,焦油中较少,水蒸气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硫从焦中向气相中迁徙。
   选用四川煤在流化床台架上进行了空气/水蒸气气化实验,以及气化半焦与灰渣混合物的燃烧实验,对Ca/S比、水蒸气含量、石灰石品种等因素对脱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气化及燃烧过程中,水蒸气含量越高,气化部分释放的硫越多,但总体来讲,大部分硫在燃烧部分释放。Ca/S比的增加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石灰石的品种对于脱硫的影响存在差异。水蒸气含量的提高不利于脱硫效率和石灰石利用率的提高。
   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对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的脱硫提出了一些意见:工艺过程中脱硫的重点在于燃烧部分,以未煅烧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的效果并不理想,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燃烧部分未能较好地脱除SO2。为了改善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的脱硫效果,有必要在燃烧部分单独添加脱硫剂,另外对脱硫剂提前进行煅烧也是手段之一。
  

作 者:
金航 
学科专业:
热能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
张世红陈汉平 
学位年度:
2011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