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济南市2001年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确定济南市PM2.5的污染源采样点位,确定济南市环境受体的采样点位及采样设备,分别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采集环境样品,对源样品进行采集、分装和滤膜样品的获取,对源与环境受体采样样品进行前处理,对污染源样品进行基本特性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环境空气有明显贡献的颗粒物源类是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尘、扬尘、建筑尘、钢铁尘、硫酸盐和硝酸盐等。机动车尾气尘和扬尘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对受体的贡献都较大。机动车尾气尘和扬尘应该作为济南市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点。在所识别的各源类中,治理的重点应以扬尘、燃煤以及与油品燃烧和使用有关的源类(如机动车尾气尘等)为主。济南市区PM2.5外来尘以自然源的土壤尘为主(最大为18.8%)。市区内人为源类的贡献大于自然源类的贡献,城市区域尘大于外来尘的贡献。各源类贡献值和分担率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采暖季煤烟尘污染突出;非采暖季机动车尾气尘和土壤尘污染突出(46.8%)。所以对这两类源在非采暖季的污染不能忽视。冬季煤烟尘和扬尘污染加重,主要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所致。
- 作 者:
- 吕波侯鲁健刘一飞
- 作者单位:
-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济南250014
- 母体文献:
- 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
- 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
- 2013年10月01日
- 会议地点:
- 济南
- 主办单位: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 种:
- chi
-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