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焦(兰炭)产业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研究

日期:2012-10-31     浏览:7    下载:0     体积:2M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陕北兰炭是以陕北地区的不粘煤或弱粘煤为原料,经过低温干馏后获得的产品。上世纪80年代初,土法小炼焦在陕北开始流行。但因没有相关的标准规范约束,企业在炼焦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清洁生产政策,标准的出台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陕北兰炭企业开始全面整合,资源浪费现象以及环境污染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在陕北兰炭企业的整合过程中,经常是主体工程建设完善,而生产废水处理、荒煤气脱硫等环保工程建设不到位等。究其原因,除认识问题外,缺乏成熟可行的污染治理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陕北兰炭生产工艺及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和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为陕北兰炭企业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循环经济转型提供技术指导。
  本文通过对陕北地区现有半焦(兰炭)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针对目前陕北兰炭行业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废水处理技术、荒煤气脱硫净化技术、粉煤焦化技术、干法(废气)熄焦技术、废水资源化技术、利用荒煤气生产合成氨和碳铵技术等六个方面,提出清洁生产技术方案。
  同时,本论文选取陕北地区两个典型兰炭企业,将本次研究的清洁生产技术及理念应用于两个案例分析,从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措施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论:
  在1条年产60万吨兰炭生产线实施废水处理技术、荒煤气脱硫净化技术、小粒煤焦化技术、干法(废气)熄焦技术后,每年可以节约新鲜水12万吨,节约原煤11万吨,回收煤焦油4200吨,减排SO21983.8吨。
  在1条年产60万吨兰炭生产线实施废水资源化技术和荒煤气生产合成氨和碳铵技术后,每年可生产合成氨10万吨、碳铵4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4亿元,提高了荒煤气的高附加值利用;减排CO221.44万吨。
  本文提出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案推广到整个陕北兰炭生产企业,必将带来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陕北的兰炭企业可选取不同的清洁生产技术,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方案,实现陕北兰炭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作 者:
李娟 
学科专业:
环境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导师姓名:
邓顺熙 
学位年度:
2011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基金项目:
 
打赏
更多>相关文献中心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